反苞毛兰  转到Flora of China

Eria excavata  分类来源:中国植物志

反苞毛兰(西藏植物志) 

Eria excavata Lindl., Gen. Sp. Orch. Pl. : 67. 1830: Hook., Icon. Pl. 19: t. 1846. 1889; King et Pantl. in Ann. Bot. Gard. Calcutta 8: 124. pl. 171. 1898; Kraenzl. in Engler, Pflanzenr. 50 (IV. 50, II. B. 21): 66. fig. 14F, H. 1911; 西藏植物志 5: 803. 1987. ——E. alba auct. non Lindl. : 西藏植物志5: 803. 图437: 1-2. 1987. 

产西藏东南部和南部(波密、墨脱、聂拉木)。生于海拔1750-2100米的河谷路边阔叶林中。尼泊尔和锡金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。

 

此种在形态特征上与 Eria alba Lindl. 难以区分, 曾被King & Pantling (1898) 认为可能是 E. alba 的一种自花受精类型。据 Hooker、Kraenzlin 等人的描述,这两个种唇瓣侧裂片弯缺处均有附属物,而这两个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蕊柱具明显内弯的蕊柱足,而后者蕊柱足不明显,前者唇瓣基部不收缩成爪,后者唇瓣基部有一较明显的爪。根据以上特点,我们认为西藏波密(通麦)的标本应属于 Eria excarvata 而不是《西藏植物志》中所记载的属于 E. alba 范围;此外产于西藏樟木的标本,尽管我们未见到花,但从体态和果实形态看,似应属于本种范围。在《西藏植物志》中,还提到江西、云南等地也有该种分布,但从我们所见到的一份江西产标本看,显然不属于本种的范围。

IMG_0144.JPG

根状茎粗壮,多少被鞘的纤维状残留物;假鳞茎相隔约1厘米,圆柱状,长约3厘米,具2-3节,基部具鞘,顶生4-5枚叶。

IMG_0147.JPG

叶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达18厘米,宽2-3.4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收窄成柄,具7-8条主脉。

IMG_0148.JPG

花序从叶腋内伸出,直立,长15-18厘米,被褐色柔毛,疏生少数花;花苞片披针形,长约7-8毫米,先端渐尖,外面被褐色柔毛;花梗和子房长约7-8毫米,亦被褐色柔毛;花白色;萼片外面被褐色柔毛;中萼片近椭圆形,长约9毫米,宽近3毫米,先端锐尖;侧萼片镰状披针形,与中萼片近等长,稍宽,先端锐尖,基部与蕊柱足合生成萼囊;花瓣椭圆形,长约6毫米,宽2毫米,先端锐尖;唇瓣近圆形,长近5毫米,近基部3裂,基部凹陷;侧裂片小,卵状三角形,内侧各具一个直立胼胝体,先端钝;中裂片近肾形,长约4毫米,宽近5毫米,先端微凹,基部发出五条扇状脉,中间一条直达先端并伸出成小尖头,脉上均具褶片或增粗;蕊柱小,长仅1毫米左右;蕊柱足向内弯曲;花粉团倒卵形,长0.6毫米。蒴果圆柱形,长1-1.5厘米。

 

花期6月。

IMG_0152.JPG

IMG_0161.JPG

IMG_0162.JPG

IMG_0163.JPG

IMG_0170.JPG

 


特别鸣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