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囊毛兰  转到Flora of China

Eria robusta  分类来源:中国植物志

长囊毛兰(新拟)细花绒兰(台湾植物志)

Eria robusta (Bl.) Lindl., Gen. Sp. Orch. Pl. : 69. 1830; Kraenzl. in Engler, Pflanzenr. 50 (IV. 50. II. B. 21): 53. 1911; Holttum, Fl. Malaya 1: 381. fig. 113. 1957; 台湾植物志5: 987. 图1593. 1978; Seidenf. in Opera Bot. 62: 84. fig. 45. 1982; 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2: 508. 1990——Dendrobium robustum Bl., Bijdr. 347. 1825. ——Eria sawadae Yamamoto in J. Soc. Trop. Agr. 3: 238. 1931.

假鳞茎密集成束,粗壮,圆柱形,两侧压扁,长3-7厘米,粗1.5厘米,基部具覆瓦状排列的短而厚的鞘,顶端着生1-3枚叶。叶近二列,革质,挺直,长镰刀状或窄长圆形,长30-35厘米,宽2-3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渐窄,具7条主脉。花序从假鳞茎近顶端的鞘腋中发出,下部直立,上部稍外弯,长17-18厘米,遍布星状长毛,密生多花,基部疏生不育苞片;不育苞片卵形,长近2毫米,宽1毫米,先端渐尖,红色,密被星状柔毛;花苞片不明显;花梗和子房长约6毫米,被深红色星状柔毛;花小,直径约5毫米;萼片背面均被红色毛;中萼片常略增厚,长圆形,长约3毫米,宽1.5毫米,先端钝,基部平截;侧萼片斜卵形,长2.5毫米,宽近3毫米,先端钝,基部与蕊柱足合生成长萼囊;花瓣长圆形,长约3毫米,宽1.5毫米,略歪斜,先端圆钝,基部平截,无毛,边缘波状,上部反折;唇瓣不裂,近舟状,大部分紧贴蕊柱,仅先端部分向外反曲,轮廓为长圆形,长4毫米,宽1.5毫米,先端圆钝,边缘具明显的细圆齿,多少增厚皱缩,具4-5条紫色而有分枝的脉,无毛;蕊柱短,直立,长1毫米,基部延伸成长近3毫米的蕊柱足;花药内弯,钟状或盔状;花粉团梨形或长圆形,每4个花粉团具1个黄色三角形的花粉团柄。花期5月。

产台湾。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中树干上。泰国、缅甸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斐济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缅甸。

我们未见到该种标本,以上描述是摘自 Yamamoto 的新种 (Eria sawadae) 描述的。J. J. Smith (1905) 、R. E. Holttum (1957) 和 G. Seidenfaden (1982) 等作者都认为 Eria aeridostachya Rchb. f. ex Lindl. 与本种是同一个种。但将《台湾植物志》中本种的图与 E. aeridostachya 的图比较,它们之间在假鳞茎鞘的长度、叶的长度、花葶着生的位置、花序上花的密集程度、侧萼片的形状等方面均有些差异。故未予归并,留待进一步研究。


特别鸣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