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毛兰  转到Flora of China

Eria microphylla  分类来源:中国植物志

小叶毛兰(新拟)毛叶毛兰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

Eria microphylla (Bl.) Bl., Mus. Bot. Lugd. Bat. 2: 184. 1856; Holttum in Fl. Malaya 1: 357. 1953. ——Trichotosia microphylla Bl., Bijdr 7: 343. 1825; Kraenzl. in Engler, Pflanzenr. 45 (IV. 50. II. B. 21): 142. 1911; Seidenf. in Opera Bot. 62: 14. fig. 4. 1982. ——Eria dalatensis auct. non Gagnep. :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: 709. 1976; 海南植物志4: 226. 1977; Z. H. Tsi et S, C. Chen in Acta Phytotax. Sin. 33 (3): 292. 1995.

植株较矮小,高4-6厘米,全体被灰白色长硬毛,仅茎近顶端处被深褐色硬毛,具根状茎;茎不膨大成假鳞茎,近簇生或相距1-1.5厘米,圆柱形,粗约2毫米,为叶鞘所包。叶5-10枚,互生,肉质,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0.8-1.7厘米,宽3-5毫米,先端钝,基部收狭。花序从茎上部的叶鞘中抽出,与叶相对,顶端具1花,下部具1-2枚花苞片;花苞片紧密排列,披针形,长约6毫米,先端渐尖,被长毛;花梗和子房长约3毫米,被长毛;花黄色;中萼片卵形,长约3毫米,宽1.5-2毫米,先端钝,背面疏被长毛;侧萼片长圆形,长约5毫米,基部宽约3毫米,先端钝,背面被长毛,基部与蕊柱足合生成长约4毫米的萼囊;花瓣长圆形,较中萼片略短而窄,先端圆钝,无毛;唇瓣近倒卵状长圆形,不裂,长约5毫米,宽约2.5毫米,先端钝或近于平截,近中部处稍缢缩,基部与萼囊连接处呈膝状弯曲,背面被长硬毛,表面自基部发出5条褶片,在中部缢缩处具1个长约1毫米的、椭圆形的紫色胼胝体,上部中间有1个“V”型无毛区;蕊柱极粗短,长仅约1.5毫米;蕊柱足长约4毫米;药帽半圆球形,先端钝;花粉团倒卵形或卵形,扁平,长约0.5毫米,橙黄色。蒴果椭圆状圆柱形,长约6毫米,粗约2.5毫米,密被白色长硬毛;果柄极短,长约2毫米。花期4-6月,果期11月。

产海南和云南南部(勐海)。生于海拔1000-1500米的林中树干上。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。

本种与 Eria dalatensis (Gagnep.) Seidenf. 十分接近,唯本种花黄色,后者花深紫色而不同。我们观察到的标本,花(干后)都为紫色或紫褐色,但其原始记载均为花纯黄色或淡黄色;此外,G. Seidenfaden (1982) 认为本种植物体被白色毛,后者被灰色毛,在我们的标本中,植物均被白色毛,但部分毛先端部分变成棕色,这种先端为棕色的毛所占比例不尽相同,但最多不超过一半。因此,我们认为两者可能应予归并,至少海南和云南的标本应归入本种中。


特别鸣谢: